天兴工作室

主题演示站

红二十五军独立营营长——王大成

   王大成(1906—1988),河南省光山县寨河镇人。自幼随父亲开饭铺,后给人放牛维持生活。1920年经人介绍到江苏南京公塘镇花炮铺当学徒,1924年到安徽省六安县徐家集做生意。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六安县徐家集农民协会,1930年在六安县游击大队独立营当战士,9月参加红军独立团,任班长。1931年元月,独立团改编为红四军,任红四军五团二连排长。嗣后,历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二二一团三营连长,红九军特务营连长,红二十五军独立营连长、营长。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时,王大成奉命留守鄂豫皖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任先遣支队民运股长,后任先遣支队司令部股长。1940年5月,任太行五分区行政所长。日寇在太行山区大扫荡时,王大成组织轻伤员,进行反扫荡,战斗中,无一伤亡,一二九师授其二级勋章一枚。1942年起,先后任太行五分区生产营业科科长、七分区生产部贷栈主任、七分区生产总社经理,安阳军分区生产合作社科长、经理等职。

   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转业到河南省陈留干校任党委书记,1954年任河南省劳动厅党委副书记兼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离休。

   (注:本文根据《光山县志·人物调查表》及《光山革命史》整理。)

   【说明:红二十五军光山籍革命人物简介均由汤世江、从平依据相关史料整理。】


红二十五军留守部后勤军需主任——章文学

   章文学(1901—1947﹒7),河南省光山县河棚乡高山村李洼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姐弟共6人,全家11口靠种田和榨油维持生活。1928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以做棉布生意为名,给红军游击队购买药材、纸张、子弹等物资。1930年,在高敬亭同志的支持下,光山成立晏河区苏维埃政府,章文学任区苏维埃副主席,当时,晏河属夏清区,区苏政府设在徐畈。在章文学的深入串连和组织下,河棚李新集(李氏祠)建立第十乡农会,文殊寺王塝大瓦楼建立第十一乡农会;到了1930年5月,晏河夏清区已发展了11个乡苏。章文学重视建立农民武装,在建立乡农会的同时,晏河区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区游击队。1932年8月,奉上级指示,对县、区游击队进行改编,光山成立红军自卫独立团,章文学任代理独立团团长。不久,由于部队急需大量物资给养,而章文学工作认真,善于核算,党组织又安排章文学负责后勤供应工作,包括侦探敌情、筹粮、筹款等。独立团团长职务由高敬亭同志兼任。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召开花山寨会议后,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大转移(即长征),章文学奉命留守鄂豫皖苏区工作。1935年2月,高敬亭重新组建红二十八军后,他随地方游击队紧密配合红二十八军的战斗。1935年夏,光、麻、黄等地方游击队会合,改编成中心县委独立团,章文学任光麻黄中心县独立团军需主任。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二十八军与中心县委独立团及各地便衣队武装会合,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章文学仍负责后勤供应工作。1938年6月,日军进攻中原,8月初,进攻武汉,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只有小部分兵力留守后方,章文学和他的胞弟章文禄等留在敌后。1939年,李先念率领的鄂豫边游击队与地方武装合编为新四军鄂豫独立抗日游击支队,章文学一如既往地负责后勤供应工作,保障了游击队的供给。

   1941年1月28日,新四军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根据中央指示,将全军扩编为七个师。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率部在鄂豫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章文学被提升为新五师所属豫南指挥部军需主任,为抗日做出了贡献。同年底,担任新五师特务大队副官。1943年,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有效进行反“扫荡”、反“清乡”的自卫斗争,广泛开展生产运动,章文学等同志一起组织、成立了罗礼经光支队生产队(军需队),并任队长。在他的带领下,于新县卡房一带开垦了大量荒田,生产粮食、棉花,解决了支队军需生活物资的困难,减轻了群众负担。1945年秋,担任经光县政府副官,继续负责后勤供应工作。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随即发起反共高潮,掀起全面内战。1946年,章文学带领游击队秘密活动于光山县南的晏家河、王母观、罗洼沟一带。同年冬,章文学儿子章谋元结婚,章回家探望,在返回罗洼沟途中,被当地民团抓捕,送进伪经扶县衙关押,遭受严刑拷打。

   1947年春,光山伪县长赵毓伯将章文学要回光山关押,慑于我军威力,明说关押,暗中保护,后暗里释放章文学回家。途中行至光山的鄢桥,不幸被反动匪首赵冰岩的爪牙抓回光山。同年7月,被活埋于光山县城西五十华里的乌龟山。终年47岁。

   章文学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事迹在光山苏区广为传诵,老区人民永远怀念他。

   (注:本文根据《光山英烈·章文学烈士传略》整理。)

红二十五军某营营长——曹官继

   曹官继(1904﹒8——1933﹒12),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一个贫苦市民家里,排行第二,另有一个哥哥。因家庭贫困,父母决定把官继送给人家逃条活路。正好三叔曹庆善尚无子嗣,又舍不得侄儿远离亲人,便把他“过继”到自己家里,官继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叔婶对他百般怜爱,视若亲生;他也对叔婶十分孝敬,称为爹娘。后来又添了个小妹妹。

   然而,这个家并不宽裕,靠开小熟食铺糊口度日。因为穷,官继只念了一年私塾便被迫辍学,下来帮家里干活,分担生活的重担。不管他们一家人多么勤俭,还是难得温饱。

   1930年4月,光山县白雀园建立了区苏维埃政权,尔后,又成立了农民赤卫军。官继逐渐懂得了“穷苦大众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能砸烂旧世界翻身作主人”的道理。于是1930年8月,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先后参加了少年先锋队、赤卫军、游击队、独立团,直至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大队队长,光山独立团团长、红二十五军营长及特务三大队队长等职。从一个卖熟食的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指挥员。

   在地方武装部队期间,他率领战士配合红军转战于潢(川)、光(山)、商(城)一带,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中,参加过打仁和集、攻克商城的激烈战斗,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为扩大苏区,保卫红色政权,打击反动势力,推进土地革命,粉碎敌人“围剿”,做出了一定贡献。

   编入红军后,他的思想、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立场更加坚定,斗志更加高昂,听从党的调遣,紧紧依靠群众,不畏强敌,不避艰险,为革命冲锋陷阵,屡建功勋。

   1933年夏,曹官继随红二十五军主力部队参加了历时43天的七里坪战役。这次战役,红二十五军遭到了严重损失,面临着极大的困难。7月,敌人又开始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斗争日益残酷。官继同大家一道,经受着最严峻的考验。部队经常断粮,有时数日无餐,战士们忍受着饥饿和疲劳同敌人拼命、周旋。此时,根据斗争需要,曹官继改任特务三大队队长,担负起外出打粮的艰巨任务。一天,他带人到湖北麻城的宋埠附近筹粮,不期与敌五十八师遭遇而陷入重围,处境极其险恶。曹官继临危不惧,冷静地观察、分析敌情,认为除了武装突围别无选择。于是带领战士奋起迎敌、勇猛冲杀,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官继同志不幸被俘。

   敌人把他押到宋埠囚禁,千方百计想从他嘴里得到我军的有关情况,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劝其投降,后又施以酷刑拷打令其屈服,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动摇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几个月来,敌人一无所获,再拖延下去,又怕被共产党救走了。于是,决定在1933年的腊月三十对他下毒手。

   在刑场上,他面对凶恶的敌人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白狗子!都是纺线车上拴的鸡蛋——悠不了几圈!杀了老子一个,还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和红军,他们会给我报仇的!”他又对被赶来的老百姓喊道:“乡亲们!别难过,记住这笔血债吧,等红军来了和他们算总账!反动派快完蛋了,革命一定要胜利!”众乡亲无不动容,有的攥紧了拳头,有的暗自抹泪。敌人见状慌了手脚,连忙战战兢兢地端起了枪。曹官继同志高呼口号,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

   曹官继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坚强的革命战士、英雄的红军营长;他对革命忠贞不渝的精神、所表现的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曹官继(记)的英名被收录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第二稿)》第214页的《营以上烈士英名录》中。英雄曹官继永垂不朽!其革命事迹流芳千古!??

   (注:本文根据《光山英烈·红军营长曹官继烈士传略》整理。)

红二十五军某团政委——李传珠

   李传珠(1906﹒8—1946﹒7),河南省光山县砖桥乡大李冲村北李湾人。自幼家贫。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6月任光山县南楼乡苏维埃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光山县砖桥区苏维埃主席。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李传珠率部分区苏干部参加了红二十五军,在坚持和保卫苏区的斗争中,屡建战功,任红二十五军某营政治委员。1934年11月11日,参加“花山寨会议大保卫”,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同年12月,于长征途中,被提任为红二十五军某团政治委员。1935年9月,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开辟陕北根据地的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传珠曾进延安抗大学习,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工作,转战于抗日疆场。1942年秋,他到延安中央党校参加了整风运动,有机会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194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以党校学员组成南下干部团,干部团多系县、团级以上干部,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1945年1月留豫鄂边区工作,先后任中共随县县委书记,淮南县委书记,淮南总队政治委员,罗山县委书记,光山中心县委书记兼县长。1946年7月,参加中原突围战役,在湖北花园战斗中壮烈牺牲。

   (注:本文资料由袁宗文提供,同时参照《光山英烈》第272页整理。)

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政委——汪光元

   汪光元(1901—1932﹒10),又名汪少山,别名汪老三,系河南省光山县马畈乡柳林河村大朱洼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就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强烈不满,敢说敢为,脾性倔强。1923年,为了租种地主的土地而迁住柳林河附近的汪湾。

   1926年春,汪光元经熊少山、殷仲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对革命真理的追求更加积极了。1926年秋,汪光元从湖北黄安回到家乡柳林河,向熊少山等人汇报了他在黄安闹革命的见闻。根据熊少山和党组织的部署,汪光元立即投入殷区农民运动的发动和组织工作。在柳林河附近的汪湾、邹小湾、打铁棚、大朱洼、小朱洼等村庄,他奔走联络,聚众演讲,宣传鼓动穷苦的乡亲农友起来参加革命,组织“穷人会”;他带领大伙到四乡张贴、散发传单,培养和发展积极分子入党。

   1927年3月,殷区农民武装工作组建立,汪光元是其中重要骨干分子。5月,汪光元受党组织派遣,参加了河南农民自卫军临时执委会创办的信阳农军训练所训练。10月,殷区党委建立,汪光元担任区委委员。秋后,黄麻农民武装斗争日渐激烈,影响扩大到鄂豫边区。殷区党组织派汪光元、殷仲环、熊先春等人,以贩白布为掩护,南下黄麻察访当地农民革命斗争情况。不久,黄麻起义爆发了,汪光元和当地农民自卫军一起,参加了武装暴动,经受了武装斗争的锻炼。

   黄麻起义失利后,汪光元回到光山殷区,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他白天坚持习拳练武,晚上深入穷苦乡亲中串联发动,进行组建殷区农民自卫军的工作,昼夜辛苦,累功颇著。

   1928年10月,光山临时县委成立,汪光元系委员之一。是年冬,汪光元被光山临时县委选派到光山柴山保南胡湾鄂豫皖党务干部学校(党务训练班)学习。1929年3月,汪光元于“党务干部学校”第一期学习结业。这时,中共光山县委于尹家嘴建立。张侠生为书记,汪光元当选为县委委员,同时担任光山县农委会主席。嗣后,他便来往于柴山保、殷区,进行繁忙的革命工作。在经过弦南至殷区之间敌人封锁线时,汪光元多次遇险,然而,他凭着勇猛机智,屡次都化险为夷。

   这年5月,汪光元偕同两位同志,由殷区赴柴山保,行至墨斗关,猝遇敌人重兵盘查,当时汪光元一身学生打扮,他从容不迫地径直穿岗而过,敌哨兵看去,他衣冠楚楚,一表人才,大有阔家子弟之风采,就客气地说:“您先生好走!”让他过去了。

   汪光元一行3人行至朱堂店,敌人盘查更严,挡住行人个个搜查,汪光元身上藏有枪支和重要文件,跟随的同志都暗地捏了一把汗。汪光元并不回避,等到搜查的敌兵刚向他伸手搜查的一刹间,他手疾眼快,突然出拳猛击,几乎同时鸣枪将敌兵击毙,待大股敌人从营房中冲出,汪光元又顶上狠揍了一通,然后将敌摆脱。从此,汪光元巧过墨斗关,强闯朱堂店的事迹便在同志们中传开了。

   1929年6月,张侠生调新蔡县工作,熊少山任县委书记,汪光元仍为县委委员。9月的一天晚上,汪光元回到殷区,他和殷仲环、熊古如正在家里秘密研究工作,突然得报说,易本应民团包围了村子。情况紧急,隐蔽、转移皆来不及。汪光元果断决定冲出去!3人立即出村,便服款款地迎向敌人,敌人刚要开口查问,3人突然出枪射击,没等敌人清醒过来,汪光元等3位勇士已边打边撤半里路了,敌人再一窝蜂地追赶,3人穿林入丛把敌人甩掉了。

   1930年4月10日,光山县殷区农民起义爆发了,汪光元参加了起义的领导工作。在暴动中,汪光元带领一支赤卫队,独当一面,勇拼猛打,为暴动立下了战功。殷区苏维埃建立以后,汪光元奉命回县委工作。

   5月下旬,殷区农民起义军在反革命的重兵围剿下,接连失利,被围困于钱小寨。汪光元根据县委决定,带十余人返回殷区作战。汪光元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星夜前往。这时包围钱小寨的敌人愈来愈多。汪光元救围心切,加之他勇猛过人,所率同志都是经过战斗的,一气猛冲,硬是血打血拼,突入敌人包围圈,和钱小寨里的起义军汇合了。汪光元进入钱小寨阵地后,重新组织和加强了寨上的防卫,同时加紧反击敌人,并伺机进行突围。6月21日夜,汪光元、熊古如、钱钧、吴成甫等数十名起义军经过浴血冲杀,分别突围成功。

   从殷区突围出来的战士,在汪光元等同志率领下,参加了红军。不久,汪光元同志被任命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四团政委。在频繁的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先后立下了许多战功。

   1932年10月,在湖北长轩岭一次战斗中,汪光元同志身边不足一营兵力,同敌之精锐一个团交战,敌人火力很强,战斗十分惨烈,在冲锋中,汪光元壮烈牺牲,年仅31岁?

   (注:本文根据《光山县党史资料第二辑》《光山县革命史》等资料整理。)

红二十五军师部便衣队班长——郑义成

   郑义成(1917—1977),原名郑耀江,河南省光山县斛山乡蔡桥村毛湾人。1931年参加光山县望城区第十乡苏维埃工作,1932年参加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历任地方游击队队长,光山县保卫大队战士、班长。1932年后,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师部交通队队员,师部便衣队班长。1934年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1935年9月,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任红十五军团特务连排长。参加陕北劳山战役和开辟陕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因战功突出,曾荣获物资奖。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三四旅六八八团特务连排长。1942年任苏北军区第三分区总队警卫营副营长、团参谋长。1945年任盐东独立一团二营副营长、营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任苏北军区第五分区建阳总队总队副。1949年任江淮军区警卫二团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任皖北军区警卫二团团长。1952年任山东军区警卫二团团长。1956年任山东泰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二旅副旅长。1959年任山东省济宁军分区司令员。1977年病逝。

   郑义成戎马倥偬,功勋卓著。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注:本文根据《光山革命史》及《光山县槐店乡志稿》整理。)

红二十五军二二四团三连副连长——范振江

   范振江(1917﹒10—1983﹒1),河南省光山县斛山乡人。3岁丧母,9岁丧父,由外祖母抚养成人。1930年参加砖桥少先队,同年加入光山赤卫军;1931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地方赤卫军战士,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四团战士、班长、排长、三连副连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和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4年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1935年9月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四团三连连长。1936年6月,调红军大学学习一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教导营一连排长、连长,教导营教育干事,军事教员、教导营三连连长兼军事教员,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十旅教导队中队长,十旅司令部教育股长,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教导营营长,二支队五团副团长,三支队八团副团长,七团团长,三支队教导营营长,新四军华中军区独立一旅一团、三团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西满分校一大队大队长,步兵科一团一营营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第三十九军炮兵团参谋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渡江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2月,任沈阳军区高炮一师三团副团长,五三四团团长,四三二团团长。1953年2月,任中南军区防空教导大队大队长。1954年8月,任中南军区防空军事学校校长。1956年3月,任广州军区防空第三师副师长兼参谋长。1957年,任空军高炮一一一师副师长。1960年5月,任沈阳军区高炮一师师长。其间,曾多次指挥部队击毁入侵祖国领空的敌机。1961年11月6日,在辽东半岛指挥驻岛高炮部队击落美国P–2V型低空侦察机,受到中央军委嘉奖,总参谋长罗瑞卿亲自接见了范振江;也由此晋升为大校军衔。1965年8月,任兰州军区空军高射炮指挥部司令员。1970年5月,任兰州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78年为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顾问(正军职)。1983年1月24日,在兰州空军医院病逝。

   范振江生活俭朴,平易近人,而对自己的家属子女却要求很严,常教育他们不要搞特殊,要做自觉执行《准则》的模范。在身患肝癌期间,经常深入连队,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生命垂危时,把1000元存款交给了兰州空军干休所党委,作为自己最后一次党费。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注:本文根据《光山县志人物调查表》及互联网百度·百科人物简介等资料整理。)

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二营副营长——扶廷修

   扶廷修(1912.4—1966.9),又名扶少淮,河南省光山县晏河乡詹堂村扶榨湾人。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他出生于河南省新县吴陈河乡小河边村一户贫农家庭。因家无寸土,租种光山县地主田地,迁居晏河乡詹堂村扶榨湾。幼时家贫,两岁丧父,靠母亲纺线织布维持生活。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扶廷修先后任弦南区游击小队长、游击大队排长,区互济会兼八乡苏维埃副主席、主席,光山县独立师第四团二连连长。扶廷修对敌斗争英勇顽强,引起敌人日夜不安,邱家寨反动民团杀害了他的母亲,掳走了临产的妻子。1933年1月,扶廷修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二营副营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长征进入陕南后,任陕南游击支队司令部参谋、红二十五军军部电台管理科科长、红二十五军总供给部总务处处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外交部管理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扶廷修任八路军总部交通局交通科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部副官处处长,第四师二十二团参谋长,第四师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江苏省萧县总队副官,第四师十二旅三十三团团长。1939年,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二等劳动模范。1941年,新四军淮上区抗日政权向皖东北转移后,扶廷修奉命率三个骑兵连,在淮上区坚持游击战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扶廷修任淮北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三支队队长,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六团团长。1946年春,扶廷修率三十六团和旅部骑兵连,在萧县尚口抗击国民党军方先觉部十二个团。敌军在六架飞机掩护下向我阵地大举进攻,扶廷修身先士卒,率部阻击,激战一天,歼敌1800余人,受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表扬。此后,任豫皖苏区参谋处副处长兼管理科科长,军政处处长,河南省交通管理局局长,豫皖苏军区兵站部部长,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后勤部副部长。参加了开封战役、淮海战役和成都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扶廷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进藏部队后方司令部参谋长。1950年10月,进藏部队攻克昌都后,因交通不便,粮食一时发生困难。扶廷修同后勤部同志一起克服困难,发动群众,筹集粮食,立即向昌都运送粮食200万斤,并在沿途兵站存放备用粮200万斤,保证了进藏部队的粮秣供应。1953年后,任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军区副参谋长,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因积劳成疾,于1966年9月12日在成都逝世。终年54岁。

   (注:本文根据互联网百度·百科人物简介资料及《光山革命史》等整理。)

红二十五军军直特务员——吕清

   吕清(1915.8-2010.9),原名吕继才,河南省光山县蔡桥乡胡店村人。自幼家贫,1929年参加18乡少年先锋队,1930年8月参加砖桥区赤卫队和游击队。1931年,随部编入红军独立四师光山县独立团二营,历任通讯员、红二十七军七十四师交通员、徐海东师长的警卫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麻城独立团通讯排长、特务队副队长、连长,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戴季英的特务员,军部保卫连班长、排长。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参加了潢光、苏家埠、寒北渡、仁和集、豆腐店、长岭岗、郭家河、七里坪等战斗。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召开花山寨会议时,负责省委及军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历经独树镇、庾家河、华阳镇、小河口、九连山等战斗。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1月入红军大学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3月毕业后,任中央军委工兵连政治指导员,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积极准备渡河器材,为红军顺利渡过黄河东征作战做出了贡献。10月起,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外交部驻安塞联络站政治指导员,驻安家畔下奇湾站站长,驻西安办事处副官、汽车队长、运输科副科长,负责向延安运送物资,护送来往的大批干部和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爱国青年学生。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副科长,1938年9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5月后,先后任延安赴华中干部队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新四军四支队九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高干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津浦路西周家岗、元同集、王沟集、靠山集、定远、张桥、谢家围战斗及津浦路西反日军三路、九路大“扫荡”,曾荣获“模范政治指导员”称号。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调任延安赴东北干部团二大队长兼四队队长和政治指导员。11月到达佳木斯后,先后任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和第五支队政治委员。1946年10月,任第四军分区第一副政治委员。其间,合江地区第一军分区五支队发展到3000多人,在开展剿匪反霸和土改斗争中,该部与其他部队一起打垮了号称2万之众的敌人,活捉匪首谢文东、李华堂、孙永久等。1947年9月后,任东北军区炮兵学校政治部主任,朱瑞炮校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春,调任中央军委高级炮兵学校副政治委员兼军委防空学校副政委。1953年5月,任松江军区副政治委员、黑龙江军区副政治委兼黑龙江省委委员。1960年5月,任沈阳军区工程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1964年5月,任国家林业部政治部主任兼党委委员。1979年11月,任农垦部副部长。1995年6月,离职休养(部长级待遇)。2010年9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先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诗作《七十抒怀》等3首被收入《将帅诗词选》。著有《吕清回忆录》等。

   (注:本文根据互联网百度·百科人物简介资料及《难忘的岁月——吕清回忆录》整理。)

红二十五军财务科长——傅家选

   傅家选(1909—1995.3),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人。出生于白雀园镇傅家大洼一个贫农家庭。10岁时,父亲被劣绅毒打致死。13岁跟人学理发。1928年他鼓动贫穷青年与反动组织黄枪会作斗争。1929年10月,他参加了周维炯领导的赤卫队。

   193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白雀区五乡党支部书记兼乡苏维埃主席、模范营副营长,参加打土豪分田地。1931年6月,傅家选进入鄂豫皖省苏维埃财经学校学习。商光边区政府成立后,他未毕业即被调到余集做税务工作。1932年初,任商城县经济公社(省属第六分社)支部书记兼副经理,接收商店、工厂10余处,职工近千人。9月,经红四方面军总顾问郑位三介绍到红二十五军经理处任财务科长。10月,随红二十五军担负掩护红四方面军转移西进四川的任务。他们远距离急行军至鄂东北黄安县(今红安县),参加了红寿二战斗。之后,任重新组建的红二十五军财务科长,并担任经理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游击战争。

   1934年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经历了方城县独树镇恶战、陕南庾家河激战。嗣后,参加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7月,辗转于西(安)兰(州)公路作战28天。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同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成立了红十五军团。参加了劳山、榆林桥战斗。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当时称北上抗日先遣队陕甘支队)到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接着进行直罗镇战役,大获全胜。继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太原。接着又西渡黄河,与红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后,参加了山城堡战役。

   1936年12月28日,红十五军团由商州转至咸阳,奉令带骑兵排到前敌总供给部(驻淳化)领钱。翌日早晨赶回部队时,得知泾河的王桥被国民党军占领,不能通过。为解决部队急需,傅家选在工兵的帮助下,将经费用绳索竹竿传送过河,自己冒着严寒泅渡泾河,完成了任务。渡河后身体冻伤,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亲临慰问并予以表扬。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傅家选所部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8月下旬东渡黄河北上抗日,参加了平型关战斗。之后任旅供给处处长、供给部部长,第二纵队后勤部长,冀鲁豫军区供给部长、后勤部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永年东辛店遭遇战,粉碎日军对濮阳沙区的“四·一二”大扫荡和日军对冀鲁豫中心区“九·二七”大扫荡。为扩大平原抗日根据地建设和部队的武器装备供给做出了贡献,被评为模范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傅家选任冀鲁豫军区副参谋长,冀鲁豫军区经济部副部长。1946年12月,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参加了平阴、羊山、魏店战斗。1947年鲁西南战役中,他和鲁西南行署主任段君毅一起负责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船只,并协同部队选定位置,组织船工进行渡河训练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表扬。1949年2月,冀鲁豫地区组织南下干部支队,傅家选任支队司令员。他们随五兵团由安庆渡江,进到鹰潭同四兵团司令员陈赓、江南游击队曾敬冰会合后,成立赣东北军区,傅家选任第一副司令员。他积极组织部队收缴土匪枪支,整编土、杂、顽,建立各级政权和地方武装。并筹集公粮,支援上海。9月底南下干部支队改称西进干部支队,随五兵团进至贵州后,由兵团统一组织接管。傅家选任省政府委员、财经委员会主任、建设接管部部长,同时兼任抢建乌江公路大桥工程总指挥。大桥提前建成,修通川黔公路,受到第二野战军首长的赞扬。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50年6月,傅家选任西南交通部第一副部长兼长江航务局民生公司董事。1951年后调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长、军需生产部部长。1956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毕业后任总后勤部技术装备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1962年10月任济南军区后勤部长兼党委书记,军区常委。1964年后,任济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

   1995年3月2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傅家选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工作认真负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指挥果断,作风深入;谦虚谨慎,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始终保持中共党员和军队的优良传统。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撰有《忆红二十五军在鄂豫皖苏区》《忆三四四旅在平型关大捷前后的片断》《回忆彭总的三次谈话》等回忆文章10余篇。?

   (注:本文根据互联网百度·百科人物简介资料及《光山革命史》等整理。)

<< 1 2 3 4 5 > >>
«    2025年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天兴工作室主题演示站点,如遇到问题请联系我们的在线qq:207649916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