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占华,男,汉族,原名匡站华,乳名站毛,生于1914年,1932年12月参加重建的红二十五军,是光山县文殊乡杜槐村匡家湾人。1934年11月10日,红二十五军来到花山寨时,他任红二十五军某连队炊事班班长,11日夜晚,他请假回到距花山寨仅3公里的匡家湾,想看望父母双亲,哪知家里房子被敌人纵火烧掉,其父匡宏泰、母亲魏氏早已含恨离世,还有一弟弟匡书华跟随三叔匡宏瑞、三娘刘氏一起(另有堂哥匡永寿、匡永宗)生活,没有房子住,三叔匡宏瑞就与同族一户长兄(匡造毛的父亲)一起住进了匡氏祠堂(匡湾村子东头),匡占华来到匡氏祠堂内,见到了弟弟和三叔,泪水夺眶而出,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三叔匡宏瑞见他安全回来,惊喜万分,双手抱住他的手臂哽咽不能语,叔侄俩寒暄一阵后,他告诉三叔说:“几天前,红军在斛山寨又打了一次大胜仗,缴获许多武器”等见闻,谈到红二十五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为穷人打天下,纪律严明,今夜十时必须归队……
夜深了,村子里的几位堂弟闻讯后,全都集中到匡氏祠堂内,共有7人,他们都是当地苏维埃政权的儿童团员,年龄稍大的叫匡永寿、19岁,匡立华、18岁,匡永起、17岁,匡永来、16岁,匡造毛(匡占华的堂侄)16岁,年龄次小者匡永宗、仅有15岁(属离散红军,1952年秋卒于杜槐村),年龄最小者就是匡书华,只有12岁,他们了解到大哥匡占华当了红军,是穷人闹翻身的革命队伍,又打了大胜仗,都哭闹着一起去参加红军……。匡占华见到家乡这种悲惨情景,敌保长又不时突袭抓壮丁,沉思片刻,最终同意深夜带5名堂弟、小弟匡书华和堂侄匡造毛一起去花山寨参加红军。
到了军营,年纪稍大一点的6位匡氏青少年都补入战斗连队,成为红军战士,唯独匡书华个子矮小,年龄也小,首长没有批准他入伍,劝他回家,可他就是哭闹着不走,一直跟着红军队伍。
红二十五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征,他跟着哥哥匡占华炊事班行动,炊事班的同志对他更加体贴与照顾,都喊他“可爱的小兄弟”。匡占华在陕南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小书华非常痛苦,但他仍然紧跟红二十五军某连炊事班一同长征,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他坚决要求加入红军,首长考虑他在枪林弹雨中跟部队走完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尽管年龄很小,但他意志坚强,还是批准了他的请求,当了红军的小宣传员。详知匡书华在长征路上的成长事迹,亦可查阅1986年8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实》内《长征路上的年轻人》或互联网。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主力部队离开花山寨后,匡永寿的父亲匡宏瑞、匡立华的父亲匡宏宽等人为了对付敌保长盘查户口,谎称:“匡氏5名堂兄弟远程贩卖药材去了,赶年在山上砍柴时,被豺狼吃掉了”。因为匡书华是1922年大年三十出生的,乳名叫“赶年”。(搜集整理:从平章异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