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工作室

主题演示站

花山寨西以朱砂掌著称的鄂豫皖特区手枪队队长——钱钧

  钱钧(1905﹒5—1990﹒4),原名钱运彬,河南省光山县殷棚乡土楼村钱家湾人。祖辈务农,6岁时给地主放牛,两年后,因不堪忍受打骂,跟随一个外地来的油漆匠挑油漆担子。10岁拜湖北省宣化店画匠石世武学绘画。13岁入登封少林寺为俗家弟子,于少林寺生活五年,练就了一身武艺。

  1924年冬,钱钧经人介绍到汉口一家铸锅厂当工人。后由一位师傅引见,曾多次与董必武、黄振亚接触。在董、黄的帮助教育下,逐渐懂得一些革命道理,并常给董必武送信、找人、下通知,护送董必武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春节刚过,陈独秀下令把工人纠查队所有武器都交出去。担任厂纠查队小组长的钱钧知道后,马上找董必武汇报,表示死也不交出武器,董必武赞同;叮嘱他要提高警惕,尽快离开工厂。他回厂后,当即将枪隐藏,安全出走。董必武知道后夸奖他有胆量,有办法,执行命令坚决。4月,钱钧按约定时间,在湖北省河口村找到董必武。翌年4月,由董必武、黄振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被派遣返乡,投入光山县当地斗争。1928年10月,光山县殷区农民自卫军成立,钱钧是骨干之一。后来,与部分农民自卫军一起,分别参加了罗山周党畈、宣化店暴动。1929年4月参与领导殷区农民起义,起义武装编入殷区游击队后任中队长。同年9月随游击队编入红军第十一军三一师,后任鄂豫皖边特区手枪队队长。1930年3月,率手枪队于宣化店附近之陈家坪缴获国民党军飞机1架(飞机后被鄂豫皖苏区政府命名为“列宁号”),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一师三团二营六连指导员、连长、副营长。1930年5月,易本应等数股民团围攻钱小寨达数十天,在旷日持久、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钱钧带赤卫队员浴血奋战,分别突出重围(钱家有3人在战斗中牺牲,6人在寨被攻破后遭民团杀害,妻子被抢走,房子被烧毁)。突围后,到柴山保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被派往罗山参加了红军。1931年1月起,任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一营营长、三营政治委员。在双桥镇战斗中,率部俘国民党军第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后任红四方面军警卫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师三十三团团长、第十一师参谋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和川陕苏区反“围剿”、反“围攻”作战。

  长征途中,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团团长,率部3次跋涉渺无人烟的大草地,在翻越终年冰封的雪山时曾感染严重伤寒,险些被病魔夺去性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教导团团长。1937年9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5月,奉命随干部队赴山东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山东鲁中抗日联军独立第一师第三团副团长。12月,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二团团长、第十二支队副司令员、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第一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泰安军分区副司令员。1939年10月25日,率部于临朐县五井镇战斗中,获得全歼日军50余人、击溃伪军4000余人的重大胜利,此战被《大众日报》誉为“山东抗日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1942年后,任沂蒙山支队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兼警备第三旅旅长,在鲁中南徂徕山、津浦路以东地区坚持游击战争;配合兄弟部队,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政策,先后争取了伪军司令董自中和邵子原、刘凤鸣等部8000余人投诚;粉碎了敌、顽的“扫荡”和分割封锁,为开辟和扩大鲁中沂蒙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做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九师师长。1948年7月起任鲁中军区副司令员,鲁中南纵队、鲁中南军区司令员,胶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参加了莱芜、兖州、孟良崮、鲁南、潍县、济南、淮海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国防建筑工程指挥部第三工区总指挥。1955年调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1960年改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65—1975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3年10月中央军委明确其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共十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许多人都知道开国上将许世友曾在少林寺练过功夫,却很少有人知道钱钧将军也出自少林寺,他特别以“铁掌”著称,“朱砂掌”发起功来,犹如一把钢铸的利斧,20厘米厚的石头一掌就能劈碎。他和许世友都是光山同乡,皆因家中穷得没法存身,小小年纪,就流落到少林寺当苦役。他比许世友迟三年进寺。两个人一起在寺中呆了五年,同一年出的寺门。当时寺里僧人云集,两个“菩萨”虽在一座庙里,却各不相识。直到长征到了延安,他们彼此谈起往事,方知原来均为少林弟子。毛泽东曾戏称他们是“不当和尚当将军”。离职后,总结并出版有《朱砂掌功法》,丰富了我国武术宝库。他画艺精湛,尤以壁画见长,80岁高龄仍能走笔如神,或雄鹰展翅或旭日东升。战争年代钱钧负伤13次,伤15处,被评为一等甲级残废。1975年8月离休。1990年4月13日于南京逝世。

  著有《钱钧回忆录》。撰有回忆文章《从放牛娃到上少林寺学艺》《董老领我入党宣誓》《无人区升起了炊烟》《忆孟良崮战役》《忆济南战役》等。

   (注:本文根据互联网百度·百科人物简介资料及《光山革命史》等整理。)

开国中将钱钧与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随着共和国歼15、空警2000、运20一飞冲天,歼31、歼20隐形战机横空出世,中国空军正给国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此,怀想起人民空军迈出的那艰难的第一步,怀想起开国中将钱钧与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故事,我们珍惜与缅怀之情顿涌心田。

   一、天上掉下个“列宁”号

   ——“飞机,飞机!”

   1930年3月16日,鄂豫皖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二营连长钱钧(光山县殷棚乡人)正在吃早饭,外面突然传来隆隆机器声和群众的呼喊声。发生了什么事情?钱钧当即放下饭碗,带领手枪队就冲了出去。

   当天,外面雾很大,许多群众都仰起头看天空,大声喊着:“飞机,飞机!”远处的天空,一架飞机正摇摇晃晃地向下降落。钱钧带着手枪队奔向飞机降落的地点。飞机迫降在离宣化店(今湖北省大悟县与河南省罗山县交界)西南15公里的陈家河河滩。由于一只前轮陷了一半下去,飞机呈倾斜姿势。当时,螺旋桨还在旋转,飞行员跳出座舱,慌忙逃跑。

   “站住!再跑就开枪啦!站住!站住!”钱钧带着手枪队边追边喊。飞行员自知难逃,只好停下来,举起双手当了俘虏。

   经审问,该机飞行员叫龙文光,约30岁,身穿棕色飞行服。飞机是银灰色的,机翼上喷有国民党“青天白日”标记,从外表看很新,可能刚使用不久。飞机由汉口飞往河南开封执行通信联络任务,在返航途中遇大雾迷航,因油料耗尽,只好迫降。

   听说天上有飞机掉下来,周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纷纷赶来观看,一饱眼福。有些胆大的,还试图用手去碰碰这个庞然大物。

   ——保卫飞机

   红军缴获飞机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国民党控制地区。第3天,国民党民团武装分3路向陈家河进攻,企图炸毁飞机,抢回飞行员。

   情况紧急,钱钧来不及向上级请示,便带领手枪队和赤卫队进行飞机保卫战。战斗进行地很激烈,敌人的数次进攻均被打退。我方虽然有几名队员伤亡,但保住了飞机和飞行员。

   钱钧立即派人向驻在河南光山新集(今新县)的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报告,并带手枪队和赤卫队切实保护好飞机和飞行员安全。很快就接到指示,要求尽快把飞机运到新集。从陈家河到新集全是山路,钱钧带领大伙把飞机拆卸开,组织群众肩背手抬,用了半个月,才将飞机运到新集。?

   ——红军的第一个航空局

   鄂豫皖红军领导人徐向前等接见了龙文光,欢迎他参加红军。之后,在龙文光的帮助下,根据地兵工厂的工作人员克服技术和物质上的重重困难,终于将飞机重新装配修复,并在机翼上绘制了两颗红星。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在光山新集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并在机身侧面写上“列宁”二字。“列宁”号飞机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1931年光山新集解放后,成为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军委决定成立鄂豫皖军委航空局,任命龙文光为局长,局址设在光山新集普济寺内,红军的第一个航空局就在这里诞生了。从此,中国工农红军拥有了第一架飞机。

   二、钱钧中将的传奇人生

   ——怒砸神像

   钱钧,原名钱运彬,1905年5月2日,出生在光山县殷棚乡大岳畈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大岳畈位于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脚下,这里丘陵起伏,山重岭叠,人多地少。钱钧一家20多口人才有七分田,只能靠种地主家的田过日子。5岁那年,还没有牛肚子高的钱钧就被父母送到一个钱姓地主家当了放牛娃。日子太苦了!偏巧这个时候,一件令他悲愤不已的事情发生了:比他小2岁的小妹,被作为送给“送子娘娘”的孩子,活活淹死在河里。钱钧闻讯后,抄起一把斧头直奔村外的送子娘娘庙,砍倒了“送子娘娘”像,又把供台两边的鬼神泥塑砸了个粉碎。

   ——少林习武

   后来,经人介绍,钱钧给一名叫石世武的老画匠作了徒弟,这一年他8岁。这一干就是三年。一天,他无意间听邻居老人谈起登封嵩山有个少林寺,里面都是有能耐的和尚,飞檐走壁,刀枪不入,无所不能,顿时眼睛一亮,心想:“若是能学到这样的本事,先把天下那些坏地主统统掐死,看谁还敢欺负穷人!”钱钧随即四处打听,乞讨上百里,找到了少林寺。为了学功夫,他坚持天不亮就起床,边干杂活边三日肩膀五日腿地练功。这么一练就是整整5年!从一个瘦弱的山村男孩长成了一个膀宽腰圆的棒小伙,而且身手不凡,功夫了得。与此同时,他还与被少林寺请来绘壁画的石画匠不期而遇,练武之余又学会了绘彩梁、画壁画。本领学到手了,在一个漆黑的夜晚,16岁的他抱着打天下不平的志气,不辞而别离开了少林寺,投身革命的滚滚洪流。

   ——投身革命

   1927年,在董必武的亲自介绍下,钱钧高举铁拳,在鲜红的党旗面前庄严宣誓,成了一名中共党员。不久,组织上就安排他从武汉回光山组织农民武装暴动。他不负众望,带领农民自卫军发动了光山殷区暴动,冲进大地主的宅院,击毙了罪大恶极的大地主。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在任豫鄂皖特区手枪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一师三团连政治指导员、连长期间,与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军用飞机--“列宁”号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当和尚当将军

   在鄂豫皖的崇山峻岭中,在长征的雪山草地上,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五年的少林功夫,铁塔一样坚强的身骨,使钱钧在战争中如虎添翼。即使遇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境时,他也能化险为夷,获得胜利。?1938年,钱钧任鲁南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二团团长。在藤县八里沟一次粉碎敌人围歼、保卫省委机关的战斗中,为了夺回被敌人抢走的两部省委与中共中央保持联系的通讯电台,他率领一个连冒死冲进敌阵,当战斗进行到白刃战时,钱钧高举大刀,左砍右劈。在一道道寒光下,敌人土崩似地倒下,两部电台终于安然地回到人民军队的手中。他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和日本鬼子打了几十次仗,每次白刃肉搏,敌人都没占一点便宜!但他身上却挨了15颗子弹,挂过19次彩。解放后钱钧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毛主席曾笑称他“不当和尚当将军”。

   三、“列宁”号战场建奇功

   ——飞机撒传单,威震敌胆

   “列宁”号经龙文光和钱钧等人修好之后,即被投入战场。1931年7月初,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委员(1931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陈昌浩要到英山执行任务,准备搭乘“列宁”号飞机穿越国民党控制区到金家寨机场降落。同时,红军也准备通过这次飞行到国民党控制的固始、潢川一带执行侦察任务。由于新修的金家寨机场雨后泥泞,飞机无法降落。于是,“列宁”号改变航向,飞往固始、潢川一带执行侦察和撒传单任务。此举在国民党军队中引起不小的恐慌。9月,龙文光驾驶“列宁”号到华中重镇武汉散发传单,引起了国民党当局极大的不安。国民党的《扫荡报》对“列宁”号的出现大为震惊,刊登过这样一条消息:“共军飞机连日骚扰潢川、汉口,我方幸无伤亡,现有关军方已通令各地严加防范”。

   ——飞机扔炮弹,世界奇观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部围攻黄安(今红安)县,国民党杂牌部队第69师师长赵冠英率部万余人固守黄安,等待麻城、黄陂等地的国民党军前来救援。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发动总攻时,调“列宁”号配合作战。12月21日,徐向前等总部领导和龙文光一起来到城南的一个高地上,勘察了黄安城的地形,国民党军第69师司令部位置,以及城内敌兵力部署,并确定了轰炸方案,同时通知参加黄安战役的红军地面部队,“列宁”号飞机要来黄安作战,各部队不要发生误会。红军在“列宁”号上加装了挂弹架,将迫击炮弹捆绑起来挂在飞机上作为航空炸弹。此举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从飞机上扔炮弹的奇观。12月22日,当龙文光驾驶着“列宁”号出现在黄安上空时,红军地面部队振奋不已,高兴地向天空上扔帽子,有的人竟跟着飞机跑起来。国民党军看到“列宁”号飞机在黄安城上空盘旋,开始时以为是自己的飞机空投物资来了,都纷纷跑出工事,准备抢东西,毫无戒备。当遭到轰炸时,才知是红军的飞机,吓得仓惶逃命。赵冠英见部队待援无望,又遭飞机轰炸,军心动荡,遂决定弃城逃跑,他本人在化装逃跑途中,被红军活捉。“列宁”号飞机与红军指战员一起创造了首次空地配合作战。

   1932年,由于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列宁”号飞机曾几次随军转移,战事频繁,巨大的飞机只好再次被拆卸分散埋在大别山腹地——光山新集。1951年9月,开国大将王树声到大别山区访问时,群众将“列宁”号飞机部件挖出,献给国家。

   几十年过去了,钱钧中将与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以其赫赫战功,在红色大别山群众中传为美谈。如今,光山的精英学子们纷纷报考飞行员,近3年,有13人被招录为空军飞行学员。投笔从戎,航空报国,亦与此不无渊源。

<< 1 >>
«    2025年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天兴工作室主题演示站点,如遇到问题请联系我们的在线qq:207649916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