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工作室

主题演示站

红二十五军独立营营长——王大成

   王大成(1906—1988),河南省光山县寨河镇人。自幼随父亲开饭铺,后给人放牛维持生活。1920年经人介绍到江苏南京公塘镇花炮铺当学徒,1924年到安徽省六安县徐家集做生意。1930年参加革命,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参加六安县徐家集农民协会,1930年在六安县游击大队独立营当战士,9月参加红军独立团,任班长。1931年元月,独立团改编为红四军,任红四军五团二连排长。嗣后,历任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二二一团三营连长,红九军特务营连长,红二十五军独立营连长、营长。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时,王大成奉命留守鄂豫皖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任先遣支队民运股长,后任先遣支队司令部股长。1940年5月,任太行五分区行政所长。日寇在太行山区大扫荡时,王大成组织轻伤员,进行反扫荡,战斗中,无一伤亡,一二九师授其二级勋章一枚。1942年起,先后任太行五分区生产营业科科长、七分区生产部贷栈主任、七分区生产总社经理,安阳军分区生产合作社科长、经理等职。

   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转业到河南省陈留干校任党委书记,1954年任河南省劳动厅党委副书记兼办公室副主任,1982年离休。

   (注:本文根据《光山县志·人物调查表》及《光山革命史》整理。)

   【说明:红二十五军光山籍革命人物简介均由汤世江、从平依据相关史料整理。】


红二十五军某营营长——曹官继

   曹官继(1904﹒8——1933﹒12),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镇一个贫苦市民家里,排行第二,另有一个哥哥。因家庭贫困,父母决定把官继送给人家逃条活路。正好三叔曹庆善尚无子嗣,又舍不得侄儿远离亲人,便把他“过继”到自己家里,官继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叔婶对他百般怜爱,视若亲生;他也对叔婶十分孝敬,称为爹娘。后来又添了个小妹妹。

   然而,这个家并不宽裕,靠开小熟食铺糊口度日。因为穷,官继只念了一年私塾便被迫辍学,下来帮家里干活,分担生活的重担。不管他们一家人多么勤俭,还是难得温饱。

   1930年4月,光山县白雀园建立了区苏维埃政权,尔后,又成立了农民赤卫军。官继逐渐懂得了“穷苦大众只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才能砸烂旧世界翻身作主人”的道理。于是1930年8月,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先后参加了少年先锋队、赤卫军、游击队、独立团,直至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游击大队队长,光山独立团团长、红二十五军营长及特务三大队队长等职。从一个卖熟食的苦孩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指挥员。

   在地方武装部队期间,他率领战士配合红军转战于潢(川)、光(山)、商(城)一带,出没于枪林弹雨之中,参加过打仁和集、攻克商城的激烈战斗,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为扩大苏区,保卫红色政权,打击反动势力,推进土地革命,粉碎敌人“围剿”,做出了一定贡献。

   编入红军后,他的思想、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立场更加坚定,斗志更加高昂,听从党的调遣,紧紧依靠群众,不畏强敌,不避艰险,为革命冲锋陷阵,屡建功勋。

   1933年夏,曹官继随红二十五军主力部队参加了历时43天的七里坪战役。这次战役,红二十五军遭到了严重损失,面临着极大的困难。7月,敌人又开始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斗争日益残酷。官继同大家一道,经受着最严峻的考验。部队经常断粮,有时数日无餐,战士们忍受着饥饿和疲劳同敌人拼命、周旋。此时,根据斗争需要,曹官继改任特务三大队队长,担负起外出打粮的艰巨任务。一天,他带人到湖北麻城的宋埠附近筹粮,不期与敌五十八师遭遇而陷入重围,处境极其险恶。曹官继临危不惧,冷静地观察、分析敌情,认为除了武装突围别无选择。于是带领战士奋起迎敌、勇猛冲杀,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官继同志不幸被俘。

   敌人把他押到宋埠囚禁,千方百计想从他嘴里得到我军的有关情况,先是许以高官厚禄劝其投降,后又施以酷刑拷打令其屈服,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动摇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几个月来,敌人一无所获,再拖延下去,又怕被共产党救走了。于是,决定在1933年的腊月三十对他下毒手。

   在刑场上,他面对凶恶的敌人破口大骂:“你们这些白狗子!都是纺线车上拴的鸡蛋——悠不了几圈!杀了老子一个,还有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和红军,他们会给我报仇的!”他又对被赶来的老百姓喊道:“乡亲们!别难过,记住这笔血债吧,等红军来了和他们算总账!反动派快完蛋了,革命一定要胜利!”众乡亲无不动容,有的攥紧了拳头,有的暗自抹泪。敌人见状慌了手脚,连忙战战兢兢地端起了枪。曹官继同志高呼口号,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9岁。

   曹官继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坚强的革命战士、英雄的红军营长;他对革命忠贞不渝的精神、所表现的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值得后人学习!曹官继(记)的英名被收录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第二稿)》第214页的《营以上烈士英名录》中。英雄曹官继永垂不朽!其革命事迹流芳千古!??

   (注:本文根据《光山英烈·红军营长曹官继烈士传略》整理。)

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二营副营长——扶廷修

   扶廷修(1912.4—1966.9),又名扶少淮,河南省光山县晏河乡詹堂村扶榨湾人。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他出生于河南省新县吴陈河乡小河边村一户贫农家庭。因家无寸土,租种光山县地主田地,迁居晏河乡詹堂村扶榨湾。幼时家贫,两岁丧父,靠母亲纺线织布维持生活。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扶廷修先后任弦南区游击小队长、游击大队排长,区互济会兼八乡苏维埃副主席、主席,光山县独立师第四团二连连长。扶廷修对敌斗争英勇顽强,引起敌人日夜不安,邱家寨反动民团杀害了他的母亲,掳走了临产的妻子。1933年1月,扶廷修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二营副营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16日,随红二十五军长征。长征进入陕南后,任陕南游击支队司令部参谋、红二十五军军部电台管理科科长、红二十五军总供给部总务处处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外交部管理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扶廷修任八路军总部交通局交通科科长,新四军第六支队司令部副官处处长,第四师二十二团参谋长,第四师司令部副官处处长,江苏省萧县总队副官,第四师十二旅三十三团团长。1939年,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二等劳动模范。1941年,新四军淮上区抗日政权向皖东北转移后,扶廷修奉命率三个骑兵连,在淮上区坚持游击战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扶廷修任淮北军区第八军分区第三支队队长,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六团团长。1946年春,扶廷修率三十六团和旅部骑兵连,在萧县尚口抗击国民党军方先觉部十二个团。敌军在六架飞机掩护下向我阵地大举进攻,扶廷修身先士卒,率部阻击,激战一天,歼敌1800余人,受到华东野战军司令部的表扬。此后,任豫皖苏区参谋处副处长兼管理科科长,军政处处长,河南省交通管理局局长,豫皖苏军区兵站部部长,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后勤部副部长。参加了开封战役、淮海战役和成都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扶廷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后勤部第一副部长,进藏部队后方司令部参谋长。1950年10月,进藏部队攻克昌都后,因交通不便,粮食一时发生困难。扶廷修同后勤部同志一起克服困难,发动群众,筹集粮食,立即向昌都运送粮食200万斤,并在沿途兵站存放备用粮200万斤,保证了进藏部队的粮秣供应。1953年后,任西藏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军区副参谋长,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因积劳成疾,于1966年9月12日在成都逝世。终年54岁。

   (注:本文根据互联网百度·百科人物简介资料及《光山革命史》等整理。)

<< 1 >>
«    2025年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天兴工作室主题演示站点,如遇到问题请联系我们的在线qq:207649916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