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工作室

主题演示站

岭上故乡•云雾山记

山名云雾,言其高也。

云雾山雄踞秦安县千户镇西部,林峰苍莽,巍峨险峻,因常年云雾缭绕,故名焉。千户镇,俗称岭上。岭者,崇山峻岭也,以岭名镇,足显其地势之高。云雾者,紫气祥云也,以云雾名山,顿感其仙气之浓。西岭已属高峰,云雾又为其巅,可谓峰中之峰也。相传玉皇大帝下界巡游,曾居此山,百姓每望雾锁高岗之日,即是大仙临凡迹象,辄焚香遥拜,祷告祈福,急难险患,有求必应。玉帝所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民众感其盛德,修庙以祭,代代相传,自古及今,未曾废离。

山有古堡,占地九十余亩,为一百年前(1914年)抗击白朗义军所筑,虽历经风雨沧桑,犹巍然屹立,古朴雄伟。当年白朗率领河南饥民起义,至秦安境内时,弹尽粮绝,掠民以济。云雾山周边十八村民众,筑高墙固垒以自守,操土炮瓦石以相击,居高临下,屡败强人。当地至今有“云雾山堡子杀了人,阳山里堡子盛血盆”之传说。阳山堡即今之天城堡,距云雾山十里,亦为百姓当年避乱之所,两堡皆有伤亡,足见攻守之烈,战乱之苦,民生之艰。堡中庙宇,古已有之,历代修缮,遂成大观。然屡建屡毁,或焚于战乱,或毁于浩劫,今存无几。改革开放后,春风化雨,万民欢欣,村人投工献料,先修玉帝殿,后建灵官庙、关帝庙、送子娘娘宫及山神土地诸庙,凡十余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古历三月初三,传为玉帝下凡之日,山中每年有秦腔庙会,为当地民间盛典。时家乡民众,扶老携幼,熙来攘往,焚香还愿,盛况空前。堡门至戏台有百米长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叫卖声,欢笑声,大秦正声,汇就田园交响。至晚间,烛火通明,钟磬声声,香烟缭绕,可谓天上之街市,人间之天堂。戏场内,凝神看戏者有,谈情说爱者有,各怀所想,老少咸宜,世间百态,尽显其中。家乡父老,奉云雾为神山,青年男女,视古堡为圣地。庙会相许,永结同心;巧姻良缘,还祈神灵佑护,并以“云雾山上拉过手,娘娘庙里磕过头”为终生信誓,百年好合,不离不弃,白头偕老。

近年来,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旅游,云雾山道观,亦入县级文保单位之列。千年古刹,喜迎发展良机,古迹文物,新添措施保护。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域内设施,日趋齐整完善。先建环线连接公路,又修步道曲径通幽,凉亭台榭,依稀掩映,樱花松柏,动辄百顷。遂使山中面貌,焕然一新,景区建设,日新月异。周边民众,目睹山乡巨变,凭添自豪之感,倍增发展之劲,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乐于推介故园文化,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其爱乡之心,昭昭然明矣!

景是家乡美,人是故乡亲。余生于云雾山下,长于岭上农村,无论天涯海角,故园风物,魂牵梦绕,一枝一叶,总关乡情。今有寺庙长者,托余为云雾山作记,不甚荣幸之至,故欣然命笔,旋成短章,以为简介。

——庚子春月•岭上人敬记

作者简介

岭上人,秦安千户人。

李雁彬|云雾山

云雾山

高处盛开的野菊花

即使在阴雨绵绵绵中

她们的表情也是灿烂的

苹果卖不出好价钱

隐藏在云雾深处的村庄

表情也是清晰的

一坡一埂的野菊花

用一个秋天丰盈的雨水

和内心广大的凉

酿造出的色彩也是廉价的

高处盛开的野菊花

无论多么热烈的开放

都是寂静的

她们苦味的呐喊

似乎没有人能听见

一场内心盛大的革命

触动了这个秋天的风雨

高处走动的云雾

被这些卑微黄花耀眼的光芒

割破

阳光会在午后的云缝中

和她们进行短暂的谈判

云雾山堡中的神灵们

把八方扩展的山梁

和远古岁月的遗体

都踏在脚下

每一条梁都驮着一条绵长的道路

从彩陶走到塑料

牧雪|写给云雾山

写给云雾山

不管云来云去,雾落雾升

山,一动不动

你,却波涛汹涌

远行的日子

你背着山

回来时,山背着你

坐在山脚,看爹娘

满山的花草朝着一个方向

随风而动

其实,你的云雾山

就是我的老爷山,我的五女梁

时不时蹦出一句话来

赵三娃|写给千户云雾山联谊会之后

写给千户云雾山联谊会之后

1

四轮驱动车的张力

没有颜面地被崎岖的山路征服

一颠一簸地穿越着狭窄古道

四周的绿山被红红的苹果照亮

一阵阵秋风迎面扑来

带满了野菊花的香

车内的文友静默在

大自然清新的沉思中

仿佛穿越了时空

2

瑟瑟秋风把我们送到云雾山下

一所古朴又现代的小学

热烈的掌声打断了整个行程的寂静

一张张真诚的笑面把大家聚在云雾山文学社内

精彩的文学论道

亲切的小学生朗诵

好听的秦安小曲

让每一个在场者乐不开怀

喜悦与幸福

都隐藏在小学生充满希望的眼神里

未来是遥远的

可所有的希望都是这样启航

3

嘴里留着千户洋芋的清香

胃中存满了煮熟的黄豆

丰盛的午餐后

轻快的脚步走进了

精神层面的古堡

厚实的城墙在乱草中依然雄风不减

仿佛赞美着英雄的成纪儿女

费力爬上陡峭山坡后

忽然又见云雾山古寺院门前又有几十层台阶

看来真是到了云雾山中

寺内庙殿群落气势不凡

视野格外开阔

从寺后门放眼望去

远处的山间村屋宛如天空的彩云

微风中秋天果园一片连一片

在茫茫的秋天小雨中分不清是果园还是雾

这便是千户丰收祥和的云雾图

当然只有站在古堡的山巅

才会让智慧女神雅典娜给你

云雾山的谜底

不是云

不是雾

是山中世代人民的勤劳与幸福

梅静园|在云雾山,忍住喜悦

在云雾山,忍住喜悦

忍住喜悦

就像忍住来自内部凋零的忧伤

当它以云雾山的雾霭包裹,缠绕

甚至催人泪下

它的柔软

是让我再也无法承受的甜蜜

当它以云雾山的野菊花醉人,迷离

甚至扑面而来

它的灿烂

稳稳地遮住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日子

这秋风点燃的小灯盏啊

是盛大的开放,还是绵绵的私语?

忍住喜悦

不说爱,不说再见

我更愿意相信

这么多站在高处的野菊花

望着低处的的村庄,就好像

望着我内心升腾的繁华

----静寂的空无

杨树弘|题云雾山野菊花

题云雾山野菊花

终于可以腾出时间

在田地的缝隙里安放

一簇簇欢喜,那浅浅的酒窝

在欢笑的褶皱里

躺着,田埂边,荒坡上

接受富足的阳光抑或雨水

祝福麦谷归仓

祝福秋果走下枝头

去放牧最后一批山蜂

冰冷的秋风吹过来

你高举九月的火把

把那些开始白头的冰草聚拢起来

围扎成山堡

让秋天住进来,慢慢等待

披上洁白的头巾

吕建军|朝拜云雾山

朝拜云雾山

石头光亮,秋雨中

消蚀内心的动荡和风声

漫过千户梁的云烟

化在秋后的一阙秦腔里

云雾山上,时光在茫茫的渭北

慢慢老着

一望无际的林木身披黄金

这个时候,它们没有悲伤

即使风催着低下头颅

它们的语言没有粗粝的尖叫

此刻,这些乡间的小道,远处的村庄,

这些过早进入土里的蒿草

都像是我与故乡的另一种接触

广阔的黄土地里

闪电寂灭

万物都像神灵一样肃穆

等待冬雪漫过悄无声息的大地

吕建军,甘肃秦安人。诗歌散见于《诗刊》、《星星》、《中国诗人》、《诗林》、《绿风》、《诗潮》、《散文诗》、《中华文学》、《天水文学》等刊。


李晓明|寄情云雾山

云雾山,秦安西南千户镇的镇镇之山。明《秦安志》曰:“迤西为墨土冈,其土如墨,其禾嘉。为撇钵沟,有撇钵寺。迤西南为白草原,其原平。为赤石沟,其崖赤。”“墨土冈”:即云雾山。因其四周土肥壤沃,其色为黑,故称墨土岗。云雾山是千户梁上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高达一千八百余米。千户梁——秦安四大梁(吊湾梁、王铺梁、千户梁、云山梁)之一,其形如一条鲤鱼脊背,鱼脊即鱼鳍。《礼记·少仪》“夏右鳍”唐孔颖达疏:“鳍谓鱼脊,夏时阳气上在鱼脊。”云雾山,稳坐骑上,鱼脊上来自成纪大地遵循时令的春夏季上升之阳气,秋冬收藏之阳气,却被这一名叫云雾的山,尽情吐纳。云与雾,大地之真气、纯气汇聚上升变幻的具象,起初为气,到汽,到雾,终为云。这是这一世间物象对高度、厚度的追逐,也是新一轮生命的不断涅槃与轮回。

雾现之地,必为神奇之地;云呈之域,必为圣洁之域。腾云驾雾者,非人也,更非凡人也!

昔有龙凤鲲鹏,传有神仙道僧,他们均为腾云驾雾的高手、能手。故而,云雾山所处的千户梁,必为神奇之梁;云缭雾绕的山,定为圣灵之山。从传说而知,元代一姓汪的官员因案获罪,珠连其子(千户),儿子为躲避灾难而抉择至此梁,随后更姓王,躲开了大灾大难,最终成为其梁的父母官。其梁定名:王千户梁,今称千户梁。这一云飘雾绕之地,难道不是神奇的?又能致使谷糜等庄稼茁壮成长,粮食颗粒饱满鲜香养人,难道不是圣洁之地?

我曾于2013年初冬,亲自看望一同事即将逝去的爷爷。折折拐拐上山,路顶粱昴交错,路旁沟壑纵横,村庄稀疏,庄稼层层。所遇路旁庄院,大多四周土墙遮拦,单面一泼水瓦房,大门单扇半开,院内鸡狗猫闲庭散步,和谐相处,却无主人走动。千户镇既短又窄,东低西高,宛若某神仙无意丢下的半截斜翘的扶手,然集市繁华,叫卖声高如浪涌,交易者不紧不慢,很是淡然。细看,衣着随意,都很纯朴。我问路时,一三十余岁微胖的妇女停下叫卖声,坦诚瓷实,指指点点,还把我们领了到了镇头的岔路口。同事怕我们迷路,匆忙骑车前来领路。一狭窄幽水泥硬化路干净清雅,到川珠旁,不知谁家的一群扁嘴鸭子嘎嘎的叫个不停,似乎硬要和我们握个手,方可离开小道。不远处,谁家的一只小胖猪哄哄地叫嚷着,奔跑着,细细的尾巴卷成了一个极致得的小圈圈,兴奋至极,足见圈养对生命的禁闭,是多大的摧残!至同事家,所遇所闻之人事,均让人温暖亲切、踏实舒坦,让人有着回家的深感。时过数年了,我还犹忆同事即将逝去重病在床的八旬慈善老人的一言一举,是多么令人感动。我独做炕沿,亲摸其干柴样的左手时,人眼睁顿醒,突起而言:“这么远的,你们还来看我,真是对不住呀!”之后,躺下,又进入酣畅的梦想。我想,生存在千户梁的人们,均都如此而已,毕竟他们生存在云飘雾绕的神奇圣洁之地!

今年仲秋国庆前一日,云雾山文学社与我县部分诗人作家和曲艺界的朋友,在田家山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文曲联谊会。我因事未能参与,然从文朋曲友甚微的微信图片便知,是一场成功的文曲联谊会,文学交流会,创作促进会。此时恰值陇右仲秋,云腾雾漫的千户梁是一年最佳秋收之季,也是万物即将进入收敛之时,更是田野间野菊花怒放之期。此会有我秦安籍天水师院教授、著名诗人、作家雪潇(薛世昌),对我县云雾山文学社的深深祝愿与寄望,直言的激励与鞭策的贺词;有我县成名散文家佟妮(董文婷)言简意深深入生活场景的写作见解之阐述;有我县文联副主席安康浑厚凝重笔墨之泼洒;有熟知我县人文地理,诗境优雅意境别致的诗人玄铁(李雁彬)对此会之综述;有实力青年诗人吕建军对诗歌独到之见解与朗读;有千户学区李晓园校长对文学的炙热和其“云雾山文学社”的厚望;有我县曲艺界成名之家姚发茂等人的现场演唱。再上加诗文之家的泉眼无声和梅剑园二位文静女性,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会议主持,以及云雾山文学社成员与部分爱好者的热情高涨的参与等等。我想,在这一野菊花奔放,田野丰收,万物收敛的时刻,举办这样一场文学的盛会,难道,不是丁酉仲秋,云雾山文学社的一大收获?

千户镇工作的一女,吾之文友。曾言:“千户雾多路陡,起初很不喜欢这个地方,慢慢地,还有了感情,舍不得的感情。”她说的是大实话,也是真事实。我们的父母一辈子都没说过“爱”字,打打骂骂,吵吵闹闹的过了一辈子——实在很。如今青年人把“爱”字当口头禅,却不一定过得了一辈子——爱过了头!这位女文友没说“爱”千户,起初说不“喜欢”,接着在时间的进程中,不觉生发感情了,之后,还舍不得了。缘由何在?其秉性里喜乐文学使然,文字温润喂养心灵使然,云雾山神奇圣洁之地使然,千户梁纯朴瓷实大山情怀使然。一如我们的父母一生磕磕碰碰从不言说爱,却又默默地建构着坚实的爱情,探索着生命的走向。我不敢必然的断言,我却敢大胆的断言:那位女文友,会悄悄的喜欢上云雾山的。

云荡雾绕的神奇云雾山,您的脚下曾孕育出一位品性耿直不阿权贵的“陇上铁汉”,半山腰的迎恩堡,亦是性灵十足的白鹤栖息地。云雾山与凡夫俗子的我之交,还是喜欢远远静静地仰望您!毕竟,距离是美之感的最佳享受。

又是一年野菊黄,又是一载秋岚狂,又是一年秋之收,又是一轮生命圈。我想秦安西南的沉稳厚重的云雾山,定会在云蒸雾腾的仲秋,收获一大包“精神”的食粮!今后终会结出一串厚重深远意义非凡的“文学”之果。

李雁彬|云雾山后记

云雾山后记

高处盛开的野菊花

即使在阴雨绵绵绵中

她们的表情也是灿烂的

苹果卖不出好价钱

隐藏在云雾深处的村庄

表情也是清晰的

一坡一埂的野菊花

用一个秋天丰盈的雨水

和内心广大的凉

酿造出的色彩也是廉价的

高处盛开的野菊花

无论多么热烈的开放

都是寂静的

她们苦味的呐喊

似乎没有人能听见

一场内心盛大的革命

触动了这个秋天的风雨

高处走动的云雾

被这些卑微黄花的光芒

割破

阳光会在午后的云缝中

和她们进行短暂的谈判

云雾山堡中神灵

把八方扩展的山梁

和远古岁月的遗体

都踏在脚下

每一条梁都驮着一条绵长的道路

从彩陶走到塑料

9_2022063023405792d21.jpeg

艾叶|云雾山寻三十二年前题诗

云雾山寻三十二年前题诗

诗/艾叶

寺耸山巅日暮迟,

扶筇寻得旧题诗。

草荒曲径孤云近,

泥脱残墙数字遗。

循级青峰天旷远,

掩门绿韵竹披离。

读来莫怨署名缺,

屈指骚坛知是谁!

<< 1 2 > >>
«    2025年2月    »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天兴工作室主题演示站点,如遇到问题请联系我们的在线qq:207649916咨询